普画网
标题:
2019 年,10 个让我们振奋或沉重的科技事件
[打印本页]
作者:
文诗木木
时间:
2019-12-21 10:27
标题:
2019 年,10 个让我们振奋或沉重的科技事件
(, 下载次数: 1722)
上传
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
年终岁末,又到了果壳为大家写年终报告的时候。
2019 年,我们作为 20 万年人类历史的代表,第一次目睹了黑洞的真容;
嫦娥四号带着地球文明的期盼与好奇,破天荒地造访了古人未曾见过的月球背面;
也是在这一年,全球碳排放达到历史新高,我们一起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炎热的 7 月;
塑料制品方便我们生活的同时,微小的塑料碎片也在人迹罕至的北极被发现;
……
我们用很多话语形容过科技。有人说科技是一把双刃剑,可以披荆斩棘,也会刺伤自己;有人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,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前进。21 世纪的第一个 10 年即将过去,科技为我们带来了什么?或许可以在下面 10 个科技事件中获得启示。
(, 下载次数: 1653)
上传
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
触碰太阳系的边缘
(, 下载次数: 1717)
上传
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
2019 年 1 月 1 日,NASA 的新视野号探测器飞掠了当时
被昵称为 " 天涯海角 " 的柯伊伯带小天体 486958 Arrokoth
,最近时距离目标仅有 3500 公里。这是
人类历史上完成的离地球最远的飞掠探测
,到地球的距离约为 64 亿公里。
(, 下载次数: 1774)
上传
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
" 天涯海角 " 和冥卫一卡戎的大小色调对比。左为卡戎,右为 " 天涯海角 " 及放大图 | NASA/JHUAPL/SwRI
此次飞掠,让人类首次看清了太阳系外围柯伊伯带中小天体的真实面貌。这些天体保留着太阳系形成之初的原始物质,自形成以来就几乎没怎么发生变化。对 Arrokoth 的近距离飞掠及后续研究,将帮助人类更好地了解太阳系本身的形成历史。
(, 下载次数: 1654)
上传
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
探访月球背面
(, 下载次数: 1722)
上传
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
2019 年 1 月 3 日,
嫦娥四号
在月球艾肯特盆地的冯卡门环形山成功着陆,完成了
人类历史上在月球背面的首次软着陆
。随后,
玉兔二号月球车
从嫦娥四号上驶下,在月球背面留下了第一道车辙。
(, 下载次数: 1695)
上传
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
嫦娥四号着陆器地形地貌相机对玉兔二号巡视器成像丨国家航天局
凭借嫦娥四号及玉兔二号从月球背面传回的数据,科研团队已在《科学》等期刊上发表 20 多篇论文。这些成果对于揭示着陆区艾特肯盆地的地质演化、月壳早期的演化历史,以及月球深处物质结构及形成机理,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。
目前,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已完成 12 个月昼的探测任务。玉兔二号在月球背面累计行驶超过 345 米,
打破了月球车在月面上工作最久的纪录
。
(, 下载次数: 1722)
上传
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
黑洞,你好
(, 下载次数: 1771)
上传
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
2019 年 4 月 10 日,科学家在全球六地同步召开新闻发布会,公布了
世界首张黑洞的照片
。照片上的这个黑洞,
位于室女座 A 星系的中心
,距离地球约 5000 万光年,质量达到了太阳的 65 亿倍,属于通常存在于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。
(, 下载次数: 1761)
上传
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
EHT 拍到的 M87 中心黑洞照片。黑洞本身并不发光,照片上拍到的形似甜甜圈的形象,其实是这个黑洞在周边光照环境下形成的 " 阴影 " | EHT
这张照片由
事件
视界望远镜
" 拍摄 "。这并不是一台望远镜,而是
由全世界多台射电望远镜联合起来而组成的 " 虚拟望远镜 "
,其等效口径几乎于地球相当。只有使用如此高精尖的设备,再配合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,人类才第一次有机会隐约看清黑洞这类宇宙中最致密天体的身影。
(, 下载次数: 1779)
上传
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
水熊虫 " 登月 "
(, 下载次数: 1737)
上传
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
2019 年 4 月 11 日,来自以色列 Space IL 的登月飞船 " 创世纪 "(Beresheet)在月球着陆失败并坠毁。这艘飞船上携带了处于脱水状态的水熊虫。
将水熊虫放进飞船的组织 "The Arch Mission Foundation" 在近期报道中表示,
水熊虫们或许有相当可能性从坠毁事故中幸存下来
。
俗称 " 水熊虫 " 的缓步动物(Tardigrades)具有脱水 " 隐生 " 的绝技,在这种休眠状态下它们能够耐受相当极端的环境。假如人类宇航员再次登上月球并找到了那些水熊虫,把它们重新放到合适的条件下,它们说不定还有机会再次苏醒。
(, 下载次数: 1715)
上传
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
最热 7 月
(, 下载次数: 1779)
上传
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
今年 7 月,我们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高的气温。
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(NOAA)的数据,
2019 年 7 月是有记录的 140 年来最热的月份
,气温比 20 世纪平均水平高了 0.95 ℃。
与此同时,
今年的全球碳排放量也创下历史新高
。最近,国际组织 " 全球碳计划 "(Global Carbon Project)估计,2019 年的全球碳排放量约为 431 亿吨。虽然上涨幅度有所减少,但这仍然是史上最高的排放量。
(, 下载次数: 1737)
上传
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
微塑料污染频发
(, 下载次数: 1788)
上传
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
2019 年,
微塑料频繁见报
——海洋中、落基山脉的雨水中、北极积雪里,都发现了微塑料的存在。
先前的研究还在 93% 的饮用水样品中检测到了微塑料,而人体粪便中检测出的微塑料甚至多达 9 种。
微塑料是指
直径小于 5 毫米的塑料碎片
,其主要来源是老化的塑料垃圾。目前关于微塑料的研究尚不充分,没有确切的证据能表明其对人体和环境会造成何种危害。
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能放松警惕:广泛分布的微塑料会在将来产生什么影响,我们还不得而知。
(, 下载次数: 1743)
上传
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
换脸技术的警示
(, 下载次数: 1691)
上传
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
2019 年 9 月,一款换脸 App 的爆红把 AI 换脸技术推上了风口浪尖:用户只需要上传一张照片,便可将影视剧中演员的脸换成照片中的脸。
一方面,法律界人士指出,App 的用户协议中存在 " 霸王条款 ",这使得用户上传的照片有
被滥用甚至贩卖的风险
;
另一方面,这种有趣的技术,有过不光彩的历史:2017 年,名为 DeepFake 的用户
把好莱坞女星的面部移植到色情视频女主角的脸上
,引起互联网的震动。
此次换脸 App 的出现,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于
AI 时代如何保障隐私权、肖像权、版权等权利
的讨论。
(, 下载次数: 1777)
上传
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
欢迎光临 普画网 (http://puhuajia.com/)
Powered by Discuz! X3.4